谭浩俊
文章首发于“谭浩俊”,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。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。
李嘉诚家族又开始“甩卖”房子了。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道,日前,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集中向香港买家推介惠州泷珀花园、中山泷珀花园、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四个项目,共计400套产品,总价最低40万元起。
以惠州泷珀花园为例,51平方米的一房户型单价此前为1.04万~1.4万元/平方米,而如今一套中高楼层的51.34平方米一房,售价44.3万元,折合单价约8632元/平方米;东莞海逸豪庭的别墅价格从2023年5月的4.4万~6.8万元/平方米,回落至今年6月的1.8万~3.6万元/平方米。
单从这些数据来看,应当比较辣眼,1.04万~1.4万元/平方米的单价,下调到8632元/平方米,下调幅度不可谓不小。而东莞的房价,下调幅度更大。那么,这是否意味着,长江实业是在亏本大“甩卖”,花钱买吆喝呢?
显然不是!
作为房地产领域最精明,也最善于投机的开发企业,旗下的公司,没有一家不是把算盘打得没了珠子才出手的主,不可能玩亏本大“甩卖”的。所谓的大降价,对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来说,都是一种假象,甚至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假象。
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,自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、低迷以来,李嘉诚旗下的公司,在内地拿过一块地吗?不仅没有拿过,反而在地价高位时,抛掉了一些地块,继而跑到英国去投资了。在英国转了一圈、赚了个差价后,又回到香港,在香港拿了一点地。其他的,就都是“降价”卖地和卖房。
需要注意的是,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无论是降价卖房还是折价卖地,都是赚得盆满钵满。因为,他手中的地,大多是20年前、10多年前地价很低的时候拿下的。如北京姚家园地块,2001年以1750元/㎡购入,2023年,房价涨到了10万元/平方米,他以7.6折抛售,仍然是大赚。又如上海世纪汇广场, 2004年以1.2万元/㎡地价拿地,囤地12年未开发,2016年以200亿元转售给内地企业,净赚100多亿元。再如重庆杨家山地块,2007年以24.5亿购入土地,囤地10年未完成开发,2018年以200亿元转售,十年地价涨十倍,等等。
也就是说,李嘉诚旗下公司,大多不是靠开发赚钱,而是靠囤地赚钱。最不能理解的,就是为什么土地管理相关规定非常明确,对囤地有处罚手段,为什么各地都眼睁睁地看着李嘉诚旗下公司囤地赚钱,而不采取措施呢?难道土地管理规定在李嘉诚旗下公司面前没有执行的效力吗?
而此次广东广州、惠州、东莞的“甩卖”现象,看似房地产市场低迷状态下的断臂求生,实际还是囤地套现的老套路。这些土地,仍然是10多年前、20年前囤下的,地价非常低,哪怕这些房屋以5000元/平方米出售,很多也是赚钱的。自然,所谓的降价售房,完全是无病呻吟,是做给公众看的一种假象。
不能说李嘉诚是一个奸商,但绝对不是良商。这些年来,从表面看,李嘉诚在内地投资了不少项目,实际上,布的都是囤地的局,靠行走在政策、法律的边缘地带在内地大赚特赚。土地管理规定非常明确,两年不开发如何处理,两年以上不开发又当如何处理。可是,没有一个地方拿起法律的武器,对李嘉诚旗下公司的囤地情况进行调查,对违法地块实施查处,从而给了李嘉诚在内地违规赚钱的空间和机会。
虽然李嘉诚公司法律顾问实力很强,已经对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,提出了回避措施,一旦地方政府查处,其法律团队会立即出马。但是,长时间不开发是事实,法律团队再强,也强不过法律。因此,只要愿意,还是可以下手的。关键还在于,地方执行法律规定的意识不强,动力不足,担心影响投资环境。
殊不知,投资环境绝不是放任违规行为的通行证。相反,真正好的投资环境、营商环境,是每个企业、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,都要有强烈的法制意识,而不是钻法律的空子,钻政策的空子。因此,地方政府对于那些善于钻空子的企业和个人,应当严厉处罚,以警示所有企业和个人,都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。
所以,切不要被李嘉诚降价“甩卖”房子的现象所迷惑,这绝对是一种假象,囤地带给李嘉诚公司的利益空间,实在太大太多,足够李嘉诚应对房地产市场的任何变化。对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来说,在内地的土地和房子,只有多赚少赚的问题,而绝对没有亏本“甩卖”的可能。如果认为李嘉诚公司也亏本卖房了,那就真的不是亏本卖房,而是卖有这种想法的人了。
今日头条 | 搜狐 | 一点资讯 |
新浪头条 | 大鱼号 | 雪球 |
百家号 | 东方财富 | 智云平台 |
京东金融 | 小红书
作者|谭浩俊
微信|thj19881007
微博|谭浩俊微财经
网配查配资-网配查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配资开户-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