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青海印发《青海省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(2025-2030年)》,加快建设青海特色幸福河湖,到2030年全省将高标准建设40条幸福河湖,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、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、水文化有效传承弘扬、幸福宜居指数有效提升,呈现“安澜、生态、宜居、文化、智慧、发展”多维协同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根据《方案》,展望到2035年,青海江河湖泊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,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,“河安湖晏、水清鱼跃、岸绿景美、宜居宜业、人水和谐”的幸福河湖基本建成。
《方案》立足青海生态定位和河湖水系特点,提出构建“一核示范、两带引领、四区协同、水泽高原”幸福河湖建设空间布局(西宁-海东城市群幸福河湖建设核心,青北生态价值提升带和青南生态保护涵养带,以及河湟谷地智慧富民区、环青海湖生态兴业区、柴达木盆地产业支柱区、三江源绿色发展区);以流域为单元,通过打造安全河、建设生态河、绘就宜居河、构建富民河、塑造人文河,努力实现多重价值,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。
此外,《方案》提出健全幸福河湖建设责任体系、建立幸福河湖名录及动态管理机制、健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机制、建立健全幸福河湖长效管护机制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、建立幸福河湖管理信息化机制等1个体系和5项机制,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和关键作用,有力有序推动幸福河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,守护绿水青山、共享生态福祉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)
网配查配资-网配查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配资开户-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